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chinazy.org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 > 正文

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苏展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日期:2023-11-03


“当初孩子临近初中选考时,正是上海探索落地中本贯通、中高职贯通相关政策。我抛开杂音,全力支持他就读职业技术学校。”7月,在市政协“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提案督办的座谈现场,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学生家长代表顾菊英道出心境——今年6月的毕业典礼,当她看到校长为孩子“拨穗”的一刻,百感交集。

既有一技之长又畅通升学体系——这是职校生家长们的理想期待,“不可否认,社会对学技能的认同度不够,进职校仍是口头看好,实际情况中的‘退而求其次’。”市政协委员现场直言:一方面,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教育困境下,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地见效亟须提速;另一方面,适应城市未来产业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储备不足。在此背景下,解答如何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变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命题,迫在眉睫。

这,既要转变社会的“成才观”,同时在解决路径上需整个体系合力为之。市政协将此遴选为年度重点提案之一,通过由主席会议成员领衔调查,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走访承办单位、报送重点提案摘报等方式督办,经实地调研部分沪上职业技术学院,赴广东省深圳市、东莞市、广州市考察职业教育发展;与学校师生、家长、承办单位、政协委员深入座谈,于近日形成专报,充分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提案、对策、建议落地见效。

充分调研,精准靶向

沪上的职业教育,现状如何?

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是重要指征。目前,上海积极推动新一轮职业本科筹设工作,多元主体举办职业院校,构建“中职-专科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就产教融合程度,市教委在调研座谈会中如是回应:专业设置正由“学科导向”向“行业岗位需求导向”转变。近两年已关闭180个不适应发展需求的专业点,新增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生物制药技术等41个专业点,依托中高贯通、中本贯通等机制新设养老护理、学前教育等民生急需专业,优化供给结构。

沪上鼓励职业院校和企业创新合作方式,实施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创新教师培养新机制,在全国率先开展职业院校新进教师规范化培训,把“每5年在行业企业累计实践1年以上”作为认定“双师型”教师重要依据;同时建立行业企业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制度。深化实施“双证融通”改革,学生毕业后可同时获得学历和职业资格两类证书。改进教学理念、模式、方法,开发60余项国际水平专业教学标准……种种实际举措,都是上海对职业教育的有益探索。

对标国内外一流职业院校,沪上职业教育的“短板”也相对明显。座谈中,不少政协委员直言,中职学校的单体规模和办学实力亟须增强,要尽快破解“小而散”的不利局面。同时,全市公办高职院校的资源和力量亟待整合,需探索建设符合上海城市发展定位的高职“金字招牌”,从而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

如何破局?经过多轮座谈,各方将破局之问拆解为两处聚焦:职业教育接驳重点产业的抓手;再者,找到提高社会认同度的发力点。

眼下,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是目前产业人才急需领域,也符合上海产业发展趋势。座谈会上,不少市政协委员提出,“在这些领域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体、集企业生产研发和学生实习实训为一体的产教融合型实训中心。”

市教委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共同为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提供了一种实施路径:遴选18个二级学院与百度集团、奇安信集团、科大讯飞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建设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

讨论指向一种共识:多元参与职业教育有助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尤其在重点产业领域,国企要加大参与度,发挥其抗风险能力强,以及整合、接驳资源的优势。”

提高社会认同度,需用好评价、激励“指挥棒”。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加强本市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办法》,提出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可突破学历、任职资历条件申报职称等利好政策。但如何惠及更多优秀人才,避免政策倾斜流于形式,需更加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及相关部门的合力,让评价激励制度与人才需求更加贴合。

杨浦职校培养新能源汽修人才。叶辰亮 摄

充分考察,他山之石

借鉴好做法,是形成高质量建言的重要路径。

广东省,在职业教育办学体量、体系布局等方面颇有探索心得。譬如该省职业教育体系中既有本科、高职、中职等普通职业院校,也有技工学校(非学历教育)。其中“金字招牌”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某年在外省市的高考录取分数线高出当地重点线。

调研组深入考察认为,该省职校在主动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变革,积极对接市场用工需求,紧贴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紧缺领域来设置专业、培养人才方面的尝试,提供了些许参考。

以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为例,该校同华为、比亚迪等一流企业紧密合作,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等15所特色产业学院。眼下学院和企业深度融合,以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的课程设置为例,该学院创设有“三分课程体系”:即将培养过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认证课程三个阶段;将培养方向根据华为认证划分为传输、数通、云计算、移动等不同类别;将培养规格按照华为认证层次,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在每一个方向类别开发有分级的模块化、阶梯化课程。

调研组发现,诸如此类多样化的课程套餐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根据自身兴趣、基础和学习能力,灵活选择课程学习,循序渐进考取华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证书。

职业院校对市场的嗅觉敏锐、机制灵活,才能将专业设置紧贴市场需求。比如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设置茶艺与茶营销专业,即是融商业服务、社交体验于一体的学科。其就业方向广阔,包括茶叶加工、茶叶出口贸易、茶样品技术、茶艺推广、茶具研发、茶叶加工技术开发、茶样品测试等多个领域。

诸多样本勾勒出越发清晰的启示录。要深入试点、全面推广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调研组归结关键启发,采取校企联合招生,实现“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厂”,建立具有上海特色的多层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从产教融合、扩大就业上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

要扩大上海特色的多层次现代学徒制实施范围和层次,在目前商飞集团、江南造船集团试点的基础上,将其拓展到本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要明确上海特色的多层次现代学徒制的层次等级,将多层次学徒制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制定相应的学徒“出师”考核制度,并在《国家资格框架》内进行相应的资格对接和转换。特别是要推动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是指学历证书,“X”是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育训结合、书证融通,真正培养出产业亟须的复合型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上海特点、可推广可复制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中国(上海)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采访对象供图

充分建言,凝聚共识

上海,近现代中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发祥地。早在19世纪中叶,“上海同文馆”、江南制造局附设的“机器学堂”即为中国最早用学校形式举办职业教育的机构。在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上海职业教育都作出了独特贡献。

回望历史、展望未来,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都已成为上海的一道必答题。对此,市政协委员们建言资政,提出四点思考。

其一,加强统筹协调,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扎实落地。加大对职业教育工作的规划、领导、协调和督导评估力度,持续加强研究,从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上去思考,出台更精准、更有实效的政策举措并扎实推进。加大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力度,切实为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整合全市公办高职院校的资源和力量,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对标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等一流职业院校,探索打造上海高职“旗舰”和“金字招牌”。

再者,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动机制。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和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系统谋划职业教育和行业产业发展,同步制定产教融合发展政策、支持方式、实现途径和重大项目,合理优化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灵活调整招生政策和专业设置,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需紧密对接。完善动态调整机制,丰富产教融合信息沟通渠道,发布行业发展动态、人才需求、学校资源等信息,引导职业院校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使人才培养适销对路。

其三,是强化前瞻布局,彰显上海职业教育国际化优势。围绕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打响“四大品牌”要求,将职业教育纳入产业和经济发展规划,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超前布局培养新兴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深入试点、全面推广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充分发挥上海教育国际化水平高、国际交流交往频的明显优势和特点,努力在深化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上取得突破,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弯道超车”。

此外,要弘扬“工匠精神”,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建议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和社会评价体系上,努力营造有利于各行各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成长的环境和土壤,切实提高一线技能人才地位待遇和政府各类表彰奖励中一线劳动者比例,鼓励用人单位建立高技能人才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含金量、吸引力、认同感。


(责任编辑:zhaoq)

友情链接

电子邮件: chinazyorg@chinazy.org 电话:010-62389019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