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职业教育门户 www.chinazy.org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 > 正文

构建数智职教新生态,擘画智能育人新未来——“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论坛在京召开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日期:2025-08-22


8月19日上午,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行。来自中国、马尔代夫、德国、卢旺达、东南亚等国家与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国际组织、职业院校以及知名科技企业的代表共聚一堂,围绕职业教育的数字化平台建设、专业与课程标准、智能辅导与评价、校企合作等议题展开探讨,为职业教育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论坛嘉宾合影

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SEAMEO)、央视网、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网络中心、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微训科技、国开泛在共同协办。大会设有致辞、主题报告、成果发布和特邀报告四个环节。

论坛由央视网文体教育事业群总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邓黎东光,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技术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卡·普伦索切特拉(Khat Prumsochetra),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公共平台处处长张鹏,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校长王峰联合主持。

左上为央视网文体教育事业群总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邓黎东光,右上为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技术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卡·普伦索切特拉(Khat Prumsochetra),左下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公共平台处处长张鹏,右下为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校长王峰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智

在致辞环节,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智指出,中国已全面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职业教育将同步实现“五个跃升”:战略定位上,从教学工具迈向智能生态;技术路线上,从“互联网+教育”升级为“AI+教育”;建设重心上,从资源覆盖转向标准引领;学习模式上,从标准化教学转向个性化培育;治理水平上,从平台运维升级为数据治理。他介绍,北京、上海、成都等试点城市已在智能备课、虚拟实验、未来课堂等场景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球首个《教育大模型总体参考框架联盟标准》也于日前发布,为教育AI伦理与版权提供中国方案。

马尔代夫高等教育、劳动和技能发展部部长Ali Haidar Ahmed

马尔代夫高等教育、劳动和技能发展部部长阿里·海达尔·艾哈迈德(Ali Haidar Ahmed)表示,数字化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支点。他呼吁建设综合数字学习平台,推广沉浸式模拟和自适应技术,实现“按需学习”,并通过数字平台深化校企协同,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虚拟实习与技能认证。

央视网文体教育事业群总经理冯宇

央视网文体教育事业群总经理冯宇以媒体视角提出三大倡议:夯实数字基座,打造职业教育“新基建”;深化开放合作,推出“五个一”举措,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促进资源共享,上线AI校园工具集与数字人工厂,破解区域、校际数字鸿沟,让职业院校学生共享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Andreas Schleicher)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Andreas Schleicher)表示,最新调研数据显示全球15岁年轻人对未来职业的不确定性创下新高,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需以“数字职业指导”弥合梦想与能力的鸿沟。他盛赞中国等国家利用AI和虚拟学徒制,把高端职业体验带到世界最遥远角落,为弱势青年打开更广阔的未来之门。

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SEAMEO)秘书处秘书长哈比巴·阿卜杜勒·拉希姆(Habibah Abdul Rahim)

在主旨报告环节,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SEAMEO)秘书处秘书长哈比巴·阿卜杜勒·拉希姆(Habibah Abdul Rahim)表示东南亚职教数字准备度仍处‘学习者阶段’,需以政策与产业协同加速技术融入教学,缩小鸿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和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震介绍,北师大依托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和高端智库,构建了10万份学生、7000份教师数据库,发布《职业教育现代化中国探索》,以“课程任务论+教学行动论”回应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性重塑。他提出以“数智化工作任务”为职教新锚点,通过AI课程生成、虚拟实习、区块链认证等六大条件,实现产教融合、终身学习与技能迭代。

德国耶拿市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讲席教授凯特·施耐德(Käthe Schneider)

德国耶拿市弗里德里希·席勒大学讲席教授凯特·施耐德(Käthe Schneider)表示,生成式AI已从工具升级为“共同创作伙伴”,职业教育须警惕主体性流失,通过高质量提示词把AI转化为促进认知、内向、人际三维成长的“反思引擎”。同时,职教实践应把自我反思嵌入AI互动全过程,以“提问—反思—再提问”的循环取代单向依赖,既放大AI带来的个性化发展机遇,又系统性对冲独立思考能力削弱的风险。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教授韩锡斌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教授、教育部教育数字化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韩锡斌介绍,在教育部统筹下,我国已形成覆盖1349个专业、服务1900余万用户的职业教育数智化体系,通过“3C”战略打通农村网络、汇聚校企资源,实现产教融合与个性化终身学习。下一步,国家将以“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和《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应用指南》为抓手,建设全球职业教育数字共同体,打造未来智慧教育新生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所长张布和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布和分享了中国职业教育已从“3C”联结共享阶段迈入“3I”(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升级新程,建成全球最大职教资源库并服务3300万学习者。下一步,须以顶层设计、产教融合、教师数字素养和国际化培养为四大路径,深化数字化改革,与产业同频共振,培养面向智能时代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课题发布嘉宾合影

在成果发布环节,微训科技副总经理常爽介绍了最新成果“人机协同教学超级智能体”,现场的8位嘉宾上台共同见证“中国职业教育专业与课程国际化标准共建开放课题”发布,教育部教育信息中心公共平台处处长张鹏宣布课题启动。

在特邀报告环节,华为公共事业军团副总裁张成涛、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副校长陈江锋、网龙高级副总裁、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理事长俞飚、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宏印、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方旭、卢旺达理工学院数字内容与网络部门主管戴顿·埃里克·恩吉林舒蒂(Daton Eric NGILINSHUTI)、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徐运国、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主任张暾、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副院长马永涛、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李梅、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教授罗里·麦克格雷尔(Rory Mcgreal)等嘉宾以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为主题,围绕职业院校发展案例、教育企业发展与产教融合等话题展开分享。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京ICP备0904892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194号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技术支持:万合技术 博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