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路径,谋划发展路径;中小学生赴职业院校开展职业体验、劳动实践及“职业启蒙”教育活动;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放校园、实训基地等资源,展示职业教育前沿成果;组织“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面对面”等主题活动,邀请行业领军人才、技术能手分享成长故事;院校师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技能服务惠民生”行动;茶艺表演、养老服务、汽修实操、机电一体化、服装设计、内画、3D打印等各地各校多个专业的学生亮出绝活……河北省连续举办的第十一届职教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与内容吸引了社会关注、公众热捧。
近年来,河北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部署,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努力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一届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全省各地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面展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
从钢铁冶金到康养护理,从传统制造到数字经济,河北职业教育正以“产教融合、专业聚合”为路径,打造技能型人才强省的新高地。在这片热土上,无数职教学子通过技能改变命运,众多职业院校通过创新赢得发展,产教协同的“河北模式”正成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样本。
燕赵大地,职业教育焕发勃勃生机。
以活动周为桥梁
——让职教理念深入社会肌理
今年的职业教育活动周上,在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联合举办的“测绘科技开放日”活动现场,百余名中学生来到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津津有味地了解地图文化、历代国家版图变迁史等知识,除此之外,他们更亲自动手,实地体验了一把“空天地一体化”测绘、无人机智能测绘等技术实操。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则走进石家庄市石岗街道红星小学开展“地质科普进校园”活动,向小学生们介绍地球构造、矿物岩石、地质灾害防治等知识,为近2000名师生带去了生动的地球科学知识盛宴。
“参加职业体验活动,不仅有助于发现不同学生的天资禀赋和职业趣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孩子心中都能栽上技能文明的理念,使他们懂得会动手、巧动手、爱动手的可贵价值。”带领中学生参加体验活动的石家庄市四十一中负责老师说。石家庄市的活动是一个缩影,连续举办了十一年的职业教育活动周早已成为河北职教战线面向全社会宣传职教政策、展示职教成果、传播技能文明的重要窗口。
除了职业体验、职业启蒙活动,河北各地还组织师生深入社区、乡村、企业等基层一线,结合职教专业优势开展特色志愿服务。唐山举办“职教志愿服务日”活动,各专业师生深入农村开展技能下乡、环保科普等公益活动,各职业院校先后组织了志愿服务71场,4228名学生踊跃参与。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则开展“技能服务惠民生”行动,联合正定县残联志愿服务队、河北省弘德慈善基金会,赴正定县9镇38村,面向73位残障人士一对一开展“助残济困暖人心”活动。

卢龙县职教中心举办校园开放日
无论是贴近社区、深入乡土还是面向青少年、面向各阶层,这种深入社会肌理的紧密连接,正是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技能文明广泛撒播的坚实基础,而在此背后,是河北省近年来不断加大政策供给、在职业教育发展顶层设计上的持续发力。
近年来,河北省密集出台一系列前瞻性职业教育政策。2021年11月,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技能型人才强省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河北特色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人才强省”的战略目标。这一纲领性文件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前行之路。同年11月,教育部与河北省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提升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动能打造品质保定的实施意见》,共同开展保定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这一试点由教育部部长和河北省省长共同担任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建立了高规格的协调机制,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探索打造了“市域样板”,部省协同机制也成为了河北推动职教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让国家职教发展的大政方针切实落地落实,同时结合河北省域特色做好针对性政策导引,这是河北省以政策牵引职教发展的另一显著特色。2023年2月,在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之后,河北省教育厅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若干措施》,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本省职教发展的改革举措,例如,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面达标,对仍不能达标的高等职业学校将采取调减招生计划等措施,对办学质量差、社会不认可、各项指标严重不达标的“空小散弱”中等职业学校要依法进行合并或终止办学,进一步激发了河北省职教发展活力。
在政策引领下,河北省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态势。截至2025年,全省已培育建设了30所左右省域高水平高职学校,重点建设4所高水平高职学校和30个高水平专业群;实施了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支持120所左右中职学校率先发展,培育建设70所左右优质中职学校。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正在将河北打造成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高地的样板区。
以活动周为纽带
——让产教协同成为坚定共识
活动周期间,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联合中煤旭阳等规模以上企业集中组织了以“走进企业•感知职业”为主题的企业开放日活动,组织师生代表深入企业一线,实地了解行业技术发展、岗位需求及企业文化。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师生则走进韵达物流河北省分公司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实践教学活动,通过深度体验“小件自动分拣+大件人工辅助”、AI视觉识别系统精准分拣等智慧物流作业模式,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物流行业全链条运作的真实场景,为其职业发展筑牢实践根基。
建立合作纽带,打通产教两端的融合通道,不断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方法,业已成为河北省职业教育活动周的核心命题。在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的“走进企业•感知职业”企业开放日活动中,除了一线体验、实操演练以外,学校和企业更是深入一步,联合举办了新技术分享会、优秀校友座谈会、高技能人才需求对接会等,其深层次意义明确而直接:产教两端发力、校企协同育人已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河北工业职大举办“工”创未来美育实践成果展
“我们学校的实训完全模拟了钢铁企业生产流程,比赛时把日常学习的内容发挥出来,感觉就成功了一半。”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李绮琛在第16届世界模拟炼钢挑战赛中勇夺总冠军,在今年活动周的“优秀毕业生展示”活动中,李琦琛分享的这番心得道出了河北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成功密码。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与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建立有深度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完成一体化教学。“我们把课内实践、岗位实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实现学生从课堂走出去就能直接上岗。”该校材料工程系主任薄荷介绍说。
如今,这种“校中厂、厂中校”的培养模式,已成为河北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近年来,河北省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全省已新建、重组34家省级职教集团,累计打造1.2万余家校企合作单位。
产教融合服务平台的建设有效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秦皇岛市产教融合服务平台自2022年运行以来,已有120余家企业、11所院校、600余名专家入驻,实现了科研成果的高效对接转化。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专业群建设则展现了教学改革的深度,“我们的目标是,既让学生对岗位有整体把控,又培养其岗位迁移能力。”该校智能制造学院教师田宁解释道。学生潘永琪同样深有感触:“学校提供最前沿的平台,让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更好融合,使我们的技术更加牢固。”
此外,河北省紧密对接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构建和完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以保证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河北坚持优先发展新兴专业、改造升级传统专业、撤并淘汰过剩专业,全省近年来已撤销265个需求趋于饱和的专业点,加强改造213个传统优势专业,新增工业机器人、健康管理等276个新兴专业。以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为例,该校对接河北省未来产业布局和邢台“能源强市”建设,聚焦新能源应用场景,培育、新增“氢能”“储能”等专业方向,逐渐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链、新兴产业为补链、特色产业为延链的“323”专业布局,整体专业设置与河北省、邢台市主导产业匹配度达到100%。这种灵活机动的专业设置机制,使河北职业教育始终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唐山艺术学校举办舞蹈专业技能大赛

河北城乡建设学校举办“手绘风筝放飞梦想”职教周思政特色活动
以活动周为舞台
——让技能人才踏上成长坦途
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上,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康养系大二学生王斯颍与队友凭借出色的表现,一举夺得旅游赛道(导游服务小组)争夺赛金奖。这位年轻的职教学子将文博讲解、非遗传承、摄影技术、情绪价值服务等技能完美融合,展现了河北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成效。“学校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我很快掌握所学知识。”王斯颍道出了技能大赛对职教学子成长的重要作用。
河北省向来重视技能大赛,职业教育活动周也成为了职教战线组织大赛、以赛促教、以赛赋能的重要舞台。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将今年的职教活动周延长为职教活动月,对标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比赛形式和评审标准,组织全学院参赛、促成全专业覆盖,在整个5月保持比赛竞逐热度。沧州航空职业学院在活动周期间组织多项技能比赛,覆盖产品设计、工程绘图、智能制造等不同领域,吸引全校3000余名学生参与角逐。张家口工程技术学校则举办技能大赛获奖学生报告会,组织获奖学生分享参赛经历与心得,带动全校学生积极投身技能竞赛磨砺技能技艺。
如今,河北省已建立起完善的技能大赛体系,“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理念已在河北深入人心。邯郸市教育局局长薛顺利表示:“技能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技能大赛是检验技能人才培养水平的试金石。”2024年,河北省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体系的实施方案(试行)》,决定在全省建立健全以校赛为基础、市赛为选拔、省赛为主体、国赛为龙头,积极参与世界技能赛事的技能大赛体系。这种全覆盖、多层次的竞赛机制,为职教学子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在2024年的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河北学子获一等奖25个、二等奖49个、三等奖85个,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除了技能大赛的锤炼锻造之外,河北省的贯通培养体系则为职教学子提供了多元化成长通道,已形成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纵向贯通的培养体系。以秦皇岛市为例,2024年,该市中高职“3+2”贯通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7所中职、技工院校与省内外15所高职院校开展“3+2”联合培养,专业达28个,招生人数约1600人。青龙满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与秦皇岛市卫生学校开展“中职+企业+高职”联合培养,努力打造人才培养无缝衔接试验区。
河北省职业教育人才辈出的景象,得益于技能大赛与升学通道的双轮驱动。从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得主到基层技术骨干,从创业先锋到行业专家,无数职教学子通过技能改变命运,实现了人生价值。这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正是河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从政策引领到产教融合,从制度创新到人才培养,河北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河北职业教育用生动的实践证明: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节点回望,河北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面向2035年基本建成技能型人才强省的宏伟目标,河北职教人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新征程。
燕赵春深,职教潮涌澎湃起;长卷新开,万象争流次第来。河北“全面建成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清明上河图”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