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紧扣“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求,以创新为引擎,系统构建了机械制造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新体系,探索出一条“规律导向、组织异质、对标产业”的特色育人路径,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创新育人理念
重构培养体系
学校突破传统职业教育模式,提出“规律导向、组织异质、对标产业”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以认知发展理论为指导,构建“问题发现—探索验证—创新应用”三阶递进式课程体系,将企业真实技术痛点转化为教学项目,通过“微问题库”驱动专业教学与创新实践深度融合。开发“研讨贡献度”“原型迭代完成度”等过程性评价指标,建立教师“微讲座”精准知识推送机制,实现创新思维的系统化培养。
创新组织模式
激发团队潜能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学校创新运用“技能矩阵”“贝尔宾团队角色”“DISC行为模式”等测评工具,实施数据驱动的异质性团队构建策略。具备不同专业背景、思维特质和能力层次的学生科学组队,充分发挥“差异碰撞”的创新效应。同时,构建教师“规则设定、过程设计、共识构建、反思引导”四大核心能力培训体系,为异质性团队的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创新实践平台
对接产业需求
学校与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共建AI创新中心,引入真实企业项目和运营场景。构建以“技术标准、成本逻辑、市场规律”为核心的“技术质量、项目成本、市场交付、团队创新”四维评价体系,嵌入“里程碑节点评估”“客户验收评价”等企业真实流程。设立“人才绿名单”“实践卓越奖”等激励机制,推动创新实践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创新成果显著
育人实效突出
历经7年实践,学校机械制造类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别奖项2项、省级奖项29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校友创办的企业中涌现出多家专精特新企业,企业产品(如墨水屏芯片、车载激光雷达标定等)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前列。
创新示范引领
辐射效应显著
学校连续3次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牵头举办广东省职教城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联席会议,承办第十届“创客中国”中小企业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大赛,经验辐射多所院校。相关工作被权威媒体多次报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未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深化“规律导向、组织异质、对标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数字化生态建设,打造全国示范性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高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职教力量。